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《關于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》指出,經黨中央同意,自2024年4月至7月,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。
紀律是管黨治黨的“戒尺”,也是黨員、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。全體黨員干部應高懸“達摩克利斯之劍”,以“加減乘除”式學好黨紀學習教育,爭做清正廉潔的排頭兵,保持反躬自省的自覺,如履如臨的謹慎,讓清正廉潔深植靈魂,讓入黨誓言在各類挑戰中錚錚作響,擦亮共產黨人的精神底色。
石琪慧 手繪
增加信仰,補足精神之鈣。堅定理想信念,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,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。黨員干部應不斷學習,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,深入學習黨的理論、方針政策,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研究,增強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,學深悟透,品悟真理的味道、感悟思想的偉力,持之以恒筑牢思想根基,鍛煉出“任憑風浪起、穩坐釣魚臺”的從容、定力、自信,不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向前發展。
減少狂妄,力戒浮躁頑疾。“讓人滅亡的不是無知,而是傲慢。”在民主法制的當下,依舊有一部分黨員干部“官本位”意識強烈,其思想意識和作派行徑完全與時代潮流相違和,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,把老百姓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支持看成是自己的“本事”,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視為謀取利益、作威作福的資本,這類黨員干部也終究會被人民所唾棄、組織所拋棄。
黨員干部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解決好權力觀、地位觀、利益觀問題,靜下心來問一問、想一想“為了誰、依靠誰、我是誰”,只有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、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,時刻牢記肩頭擔負的責任,明白手中權力是誰給的、應該用來做什么,才能杜絕“狂妄心”,做到有權不任性,把好用權“方向盤”,系好廉潔“安全帶”,讓為人民服務的“復興號”才能行穩致遠。
乘積干勁,勇挑工作大梁。要想走好“新征程”答好“新考卷”,黨員干部必須干勁足。回看從為新中國石油事業奮斗終身的“鐵人”王進喜,到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;再看從把奮斗身影定格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黃文秀,到“清澈的愛,只為中國”的戍邊英雄陳祥榕……他們無一不是以“以天下為己任”的擔當換就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沖勁。
黨員干部應看齊英雄,累乘干勁,不斷叩問、檢視、錘煉初心,沖鋒在前、吃苦在前,撲下身子實干、雷厲風行快干、創新思維巧干,為群眾樹榜樣立標桿,真正抵達積極主動、無怨無悔的精神境界,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而不懈奮斗。
除去官僚,杜絕特權主義。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作為我們黨的大敵、人民的大敵,是阻礙黨中央決策部署的“攔路虎”,是黨群干群關系的“隔離墻”。
黨員干部應在敢于擔當、主動作為、盡職盡責上率先垂范,讓擔當作為成為力戒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的行動自覺,大力弘揚真抓實干作風,推進工作要實打實、硬碰硬,解決問題要雷厲風行、見底見效,真正做到“百舸爭流千帆競,揚帆破浪奮者先”,盡心盡力為人民干實事、謀實惠,扎扎實實地把上級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,以實干贏得民心,以實績護航發展。(寧夏新聞網特約網評員 鄭漢陽)